陈艾伦先后取得麻省理工学院航天暨太空双学士、洛加大商业管理硕士后,于2009年进入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工作,即加入“火星科学实验团队”,累积丰富的动态飞行领航及系统操控的经验。
“好奇号”这次的登陆火星任务,探测器配备雷射枪等最先进仪器,以及体积最大的飞航与降落设备,并首度采空吊降落方式。陈艾伦表示,从升空、进入大气层到降 落,须经历100多个程序,不容出任何一个差错,尤其是好奇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“惊险七分钟”,最后能够成功降落火星,让他毕生难忘。
成功降落后,未来挑大梁的是“探测器操控团队”,该团队共计15为成员,分三小组轮流执行任务。
担任“好奇号”机器人操控工程师的严正
在“探测器操控团队”担任机器人操控工程师的严正(Jeng Yen)说,“好奇号”6日成功降落后,其后20天的任务剧本都已写好,由于探测车上有各种精密设备及仪器 ,最初十天该团队将透过讯号传递与沟通,一一检测各项设备,“好奇号”至少要十天后,才能发挥“好奇本事”,展开漫游火星表面的探测及采样。
严正表示,“好奇号”已于6日打开直接接收地面讯号的天线,目前该团队与“好奇号”的沟通,可直接传递沟通讯号,每次单向讯号传送须时14至15分钟,若遇到火星绕行至背面,该团队则须透过绕行火星的人造卫星,做为讯号沟通的中继发射站。